發布時間:2015-12-31 17:13:25
某銅選廠在生產期間,電耗一直較高,占生產成本的一大部分,經分析,電耗消耗主要存在于破碎和磨礦階段,磨礦階段大,于是,該廠采取了減小破碎產品粒度的措施來減輕磨礦作業以降低能耗,同時提高生產能力,具體的實施后,效果顯著。
某銅礦是中型有色金屬礦山。選礦廠生產規模為2500t/d,礦石硬度系數f=12~16。采用三段一閉路破碎、一段閉路磨礦的碎磨流程,磨礦細度為-0.074mm占58%。浮選采用一粗、二精、二掃流程。精礦經兩段脫水,終產品為銅精礦。破碎流程如下圖所示。
選礦廠安裝的設備總數為198臺,裝機總容量為4244kw,年耗電量達2060萬kW·h。碎磨是電耗較高的工序,占全廠耗電量的48.44%,其中破碎產品終粒度控制在9~12mm時,碎磨作業功耗較低。因此,該選廠采取減小碎礦產品粒度的措施,提高磨機處理能力是可行的,也是節省電能與鋼材消耗的有效途徑。
1、提高粗碎作業的破碎比。粗碎機為顎式破碎機,其排口為110~130mm,負荷率僅為50%,說明粗碎機的潛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。過大的排礦粒度還影響了中碎機效率的提高。經采取增加顎式破碎機固定襯板厚度,使排口減至70~90mm的措施后,粗碎作業的破碎比由原來的2.2提高到2.8,為中細碎作業效率的提高創造了有利條件。
2、更新中碎、細碎破碎機。原中碎圓錐破碎機及細碎圓錐破碎機已使用近30年,設備老化,大修周期短,效率低且排口難于調小。現將中碎機換成Φ1750圓錐破碎機,細碎機換成Φ2200圓錐破碎機,中碎及細碎機排口分別由原來的55mm、21mm減小到35mm和14mm,使碎礦產品終粒度由原來的24mm降到16mm。
3、強化篩分作業,提高篩分效率。該銅礦地處江南,礦石含水、含泥量較大,造成篩分效率較低,僅為45%~64%。采取的改進措施是:增設緩沖漏斗,擴大給礦扇形漏斗面積,減緩礦石下滑速度,延長礦石在篩面上的停留時間,提高篩面的利用率。經考查證實篩分效率達75%以上,閉路循環負荷明顯降低。
4、改善洗礦工藝,減少礦石含泥量,提高破碎及篩分效率。
破碎系統改造后,破碎產品的終粒度由24mm降至16mm,使磨機的處理能力提高約10.7%,磨機的運轉時間大幅降低,磨機的電能、鋼球和襯板消耗自然大為減少。可見,該廠采取的措施非常有效,廣大用戶可作為借鑒。
某銅選廠在生產期間,電耗一直較高,占生產成本的一大部分,經分析,電耗消耗主要存在于破碎和磨礦階段,磨礦階段大,于是,該廠采取了減小破碎產品粒度的措施來減輕磨礦作業以降低能耗,同時提高生產能力,具體的實施后,效果顯著。
某銅礦是中型有色金屬礦山。選礦廠生產規模為2500t/d,礦石硬度系數f=12~16。采用三段一閉路破碎、一段閉路磨礦的碎磨流程,磨礦細度為-0.074mm占58%。浮選采用一粗、二精、二掃流程。精礦經兩段脫水,終產品為銅精礦。破碎流程如下圖所示。
選礦廠安裝的設備總數為198臺,裝機總容量為4244kw,年耗電量達2060萬kW·h。碎磨是電耗較高的工序,占全廠耗電量的48.44%,其中破碎產品終粒度控制在9~12mm時,碎磨作業功耗較低。因此,該選廠采取減小碎礦產品粒度的措施,提高磨機處理能力是可行的,也是節省電能與鋼材消耗的有效途徑。
1、提高粗碎作業的破碎比。粗碎機為顎式破碎機,其排口為110~130mm,負荷率僅為50%,說明粗碎機的潛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。過大的排礦粒度還影響了中碎機效率的提高。經采取增加顎式破碎機固定襯板厚度,使排口減至70~90mm的措施后,粗碎作業的破碎比由原來的2.2提高到2.8,為中細碎作業效率的提高創造了有利條件。
2、更新中碎、細碎破碎機。原中碎圓錐破碎機及細碎圓錐破碎機已使用近30年,設備老化,大修周期短,效率低且排口難于調小。現將中碎機換成Φ1750圓錐破碎機,細碎機換成Φ2200圓錐破碎機,中碎及細碎機排口分別由原來的55mm、21mm減小到35mm和14mm,使碎礦產品終粒度由原來的24mm降到16mm。
3、強化篩分作業,提高篩分效率。該銅礦地處江南,礦石含水、含泥量較大,造成篩分效率較低,僅為45%~64%。采取的改進措施是:增設緩沖漏斗,擴大給礦扇形漏斗面積,減緩礦石下滑速度,延長礦石在篩面上的停留時間,提高篩面的利用率。經考查證實篩分效率達75%以上,閉路循環負荷明顯降低。
4、改善洗礦工藝,減少礦石含泥量,提高破碎及篩分效率。
破碎系統改造后,破碎產品的終粒度由24mm降至16mm,使磨機的處理能力提高約10.7%,磨機的運轉時間大幅降低,磨機的電能、鋼球和襯板消耗自然大為減少。可見,該廠采取的措施非常有效,廣大用戶可作為借鑒。
上一篇:鋼鐵行業煙氣處理的三種工藝
下一篇:某水電站工藝制砂工藝的設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