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16-05-03 13:11:23
某選廠大型化設備改造后導致了選別流程與選別設備不匹配,導致了選別指標下降,金屬流失率提高,環境污染加劇。于是,該選廠通過借鑒國內外鐵礦選別技術的進展,對原有的工藝流程進行了改進。
把礦物含量放入流程中進行計算,依據流程各產物產率來計算各主要礦物在各作業中的回收情況,并依此計算結果,分析主要有用礦物及脈石礦物的流程走向問題。
1、磁性鐵回收率僅達到81.99%,遠低于國內磁性鐵回收率95%的正常水平,其主要原因是浮選尾礦中磁性鐵礦物含量太高,達到了10.50%,損失率高達14.01%。
2、重選-掃中磁作業對粗粒赤褐鐵礦的選別回收率較高,微細粒赤褐鐵礦在磁-浮流程中的選礦效率要低些,這與赤褐鐵礦磁性率較低及磨礦造成的礦物泥化作用較重有關,造成了較大的金屬流失。
3、假象赤鐵礦總回收率為64.71%,流程中重磁浮損失基本均等。
4、經粗細分級后,菱鐵礦在粗細溢流中得到富集并出現中礦循環富集現象。大部分菱鐵礦隨浮選尾礦拋除,說明目前反浮選工藝對菱鐵礦回收效果不好。
5、只有2.34%的石英進入了鐵精礦,說明目前選別工藝對石英的去除效果很好。
1、影響重選精礦品位的主要原因
機械混入的單體脈石,但含量甚少,其中綠泥石多與鐵礦物連生進入精礦,而且礦物中存在著菱鐵礦及石英、綠泥石等礦物,導致精礦品位較低。
2、影響中磁尾礦、強磁尾礦及浮尾礦鐵回收率的主要原因
(1)中磁尾礦樣品中鐵礦物解離度低,呈單體產出者僅為40.30%,鐵礦物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與石英、綠泥石等脈石礦物構成連生體;
(2)強磁尾礦產品鐵礦物單體解離度為80.80%,這部分產品粒度微細且多以赤鐵礦為主的單體形式損失在尾礦中;
(3)浮選尾礦產品多以細粒級鐵礦物及菱鐵礦為主的形式損失在尾礦中,說明部分微細粒鐵礦物回收效果差,有待進一步強化回收。
查明了工藝流程中有用礦物、脈石礦物及金屬流失的走向,結合國內外鐵礦選別技術進展,推薦出工藝流程改進方案。
1、提高二次磨礦分級效率并優化其產品粒度組成。對二次磨礦分級改成串聯分級,通過串聯分級提高分級效率和返砂比,進而提高二段磨礦利用系數,優化磨礦產品粒度組成,最終達到減少欠磨及過磨的目的。
2、旋流器+細篩配制用于粗細分級,完善并執行重、磁、浮作業窄粒級入選原則。
3、提高中礦再磨分級效率。
4、強化微細粒級鐵礦物回收。
(1)關鍵從連續磨礦分級作業入手,盡量減少微細粒鐵礦物產生,避免泥化;
(2)提高強磁選的分選場強和梯度或采用高磁場強度的強磁選機,以強化對微細粒級的鐵礦物回收;
(3)采用自生載體浮選工藝,從改變入選物料組成入手,由于重選精礦無論從品位還是粒度的均勻度上,都可以用作優良載體,通過自生載體的“載體效應”和“助凝作用”來強化微細粒浮選效果,最終達到改善微細粒級鐵礦物回收效率。
5、加強對菱鐵礦富集與回收。
6、研制新型浮選捕收劑,加強對綠泥石等含鐵硅酸鹽礦物的捕集,以提高反浮選鐵精礦的質量。
7、降低浮選尾礦品位。可以通過對尾礦采用弱磁與強磁預先富集再采用CPT型浮選柱加強細粒級鐵礦物的回收。
該選廠通過實施以上改進方案,大大提高了鐵精礦的回收率及品味,提高了選別效率,降低了生產成本,改善了生產環境,有效提高了選廠的經濟效益。
某選廠大型化設備改造后導致了選別流程與選別設備不匹配,導致了選別指標下降,金屬流失率提高,環境污染加劇。于是,該選廠通過借鑒國內外鐵礦選別技術的進展,對原有的工藝流程進行了改進。
把礦物含量放入流程中進行計算,依據流程各產物產率來計算各主要礦物在各作業中的回收情況,并依此計算結果,分析主要有用礦物及脈石礦物的流程走向問題。
1、磁性鐵回收率僅達到81.99%,遠低于國內磁性鐵回收率95%的正常水平,其主要原因是浮選尾礦中磁性鐵礦物含量太高,達到了10.50%,損失率高達14.01%。
2、重選-掃中磁作業對粗粒赤褐鐵礦的選別回收率較高,微細粒赤褐鐵礦在磁-浮流程中的選礦效率要低些,這與赤褐鐵礦磁性率較低及磨礦造成的礦物泥化作用較重有關,造成了較大的金屬流失。
3、假象赤鐵礦總回收率為64.71%,流程中重磁浮損失基本均等。
4、經粗細分級后,菱鐵礦在粗細溢流中得到富集并出現中礦循環富集現象。大部分菱鐵礦隨浮選尾礦拋除,說明目前反浮選工藝對菱鐵礦回收效果不好。
5、只有2.34%的石英進入了鐵精礦,說明目前選別工藝對石英的去除效果很好。
1、影響重選精礦品位的主要原因
機械混入的單體脈石,但含量甚少,其中綠泥石多與鐵礦物連生進入精礦,而且礦物中存在著菱鐵礦及石英、綠泥石等礦物,導致精礦品位較低。
2、影響中磁尾礦、強磁尾礦及浮尾礦鐵回收率的主要原因
(1)中磁尾礦樣品中鐵礦物解離度低,呈單體產出者僅為40.30%,鐵礦物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與石英、綠泥石等脈石礦物構成連生體;
(2)強磁尾礦產品鐵礦物單體解離度為80.80%,這部分產品粒度微細且多以赤鐵礦為主的單體形式損失在尾礦中;
(3)浮選尾礦產品多以細粒級鐵礦物及菱鐵礦為主的形式損失在尾礦中,說明部分微細粒鐵礦物回收效果差,有待進一步強化回收。
查明了工藝流程中有用礦物、脈石礦物及金屬流失的走向,結合國內外鐵礦選別技術進展,推薦出工藝流程改進方案。
1、提高二次磨礦分級效率并優化其產品粒度組成。對二次磨礦分級改成串聯分級,通過串聯分級提高分級效率和返砂比,進而提高二段磨礦利用系數,優化磨礦產品粒度組成,最終達到減少欠磨及過磨的目的。
2、旋流器+細篩配制用于粗細分級,完善并執行重、磁、浮作業窄粒級入選原則。
3、提高中礦再磨分級效率。
4、強化微細粒級鐵礦物回收。
(1)關鍵從連續磨礦分級作業入手,盡量減少微細粒鐵礦物產生,避免泥化;
(2)提高強磁選的分選場強和梯度或采用高磁場強度的強磁選機,以強化對微細粒級的鐵礦物回收;
(3)采用自生載體浮選工藝,從改變入選物料組成入手,由于重選精礦無論從品位還是粒度的均勻度上,都可以用作優良載體,通過自生載體的“載體效應”和“助凝作用”來強化微細粒浮選效果,最終達到改善微細粒級鐵礦物回收效率。
5、加強對菱鐵礦富集與回收。
6、研制新型浮選捕收劑,加強對綠泥石等含鐵硅酸鹽礦物的捕集,以提高反浮選鐵精礦的質量。
7、降低浮選尾礦品位。可以通過對尾礦采用弱磁與強磁預先富集再采用CPT型浮選柱加強細粒級鐵礦物的回收。
該選廠通過實施以上改進方案,大大提高了鐵精礦的回收率及品味,提高了選別效率,降低了生產成本,改善了生產環境,有效提高了選廠的經濟效益。
上一篇:某選礦廠破碎工藝及設備的改造實踐
下一篇:煤泥螺旋分級機分選工藝研究